做个有爱的父母
文章来源:即墨五中 2022年11月18日 浏览量(0)
前不久,读了美国苏珊·福沃德和克雷格·巴克的作品《原生家庭》,书中通过大量真实案例分析了各类“有毒父母”的所作所为,以及他们对子女造成的伤害。同时,本书不仅给予受伤子女挣脱的勇气和力量,还传授了具体方法,帮助他们摆脱原生家庭的负面影响。作为一名教师、同时也作为一个三岁孩子的母亲,在读本书的过程中,我站在父母角度,深深地思考了一个问题:父母总是会无意间给孩子的心灵造成一些伤害,那我们怎么来克服这些行为做一个有爱的父母呢?
作者将“有毒父母”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天下无不是的父母
这类父母打着为子女好的名义,认为自己永远是正确的。子女在其影响下,构筑了一个完美父母的假象。他们否认父母对自己进行过虐待,否认父母的行为给自己带来的伤害。并且,他们会自欺欺人地将不可接受的事合理化。
2.不称职的父母
这类父母对子女造成的负面影响,不易察觉且难以界定。他们的伤害方式不是打骂,而是疏忽。他们的子女就像没有父母似的,不被关爱,被剥夺了童年,甚至要承担父母角色该承担的责任。
3.操控型父母
这类父母喜欢维持子女的无力感,希望子女离不开他们。他们的操控分两种。一种是直接控制,比如,他们会说“按我说的做,否则我不再理你”“你必须……否则我就不爱你了”;另一种是巧妙控制,常见的是“帮手型”父母,他们会经常制造一些状况让子女“需要”他们的帮助,他们对子女的操控常常表现为诚意十足但根本不必要的帮助。而操控型父母导致的结果是,子女常出现两种情况:投降和叛逆。
4.酗酒型父母
受酗酒父母的影响,其子女至少有四分之一也会成为酗酒者。另一种情况是其子女的配偶也常常是酗酒者。酗酒父母的子女易对亲密关系心怀畏惧,这是因为他们最初且最重要的关系教会他们:他们爱的人也会伤害他们,而且非常难以捉摸。
5.身体虐待型父母
这类父母有几个共同特征:一是他们极度缺乏对冲动的控制力;二是他们对给孩子造成的伤害,几乎毫无意识;三是体罚孩子已成为他们的惯性做法;四是这些父母往往生长于充满暴力的家庭,而暴力是他们学会的解决问题和发泄情绪的唯一手段。
6.言语虐待型父母
和操控型父母一样,这类父母也有两种行事风格。一是直接公开地贬损孩子,二是间接地羞辱、攻击孩子。
7.性虐待型父母
很多人认为这类现象不多,但实际上比例并不低。据相关研究及数据表明,每10个孩子中,至少有1个在18岁前曾遭到家庭成员的骚扰。而这类伤害会造成3D遗毒,即肮脏(Dirty)、伤害(Damaged)、异类(Different)。受害者的生活因这3D而严重扭曲。他们觉得自己肮脏,认为自己是异类。
8.有问题的家庭体系
这一体系就像高速公路上的连环追尾,恶劣影响会代代相传。它不是独个父母发明的,而是从先辈那里继承的一整套感受、规则、交流和观念。它们是逐渐累积而成的。这种体系的家庭成员间的界限模糊。它要求每个人的思想、行为必须保持一致;认为不同即不好,不允许任何自主和独立。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有一个术语叫做“阴影”:不能在阳光下呈现的心理,最后就会躲在阴影里,但它不会消失,而是会以我们不能控制的破坏性的方式呈现。那我们需要怎么做才能使我们的孩子生活得更加阳光,更具有自控力和幸福感呢?那就需要我们成为有爱的父母。要做一个有爱的父母,我认为至少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做一个内心富足的父母,父母在孩子心里种下精神和情感的种子,它们会随着孩子一起成长,如果父母要种下爱、尊重和独立的种子,那父母首先得具备这些特性。所以,父母也需要不断地修炼。让自己内心充满爱,充满尊重和独立性。
2、做一个回归平等的父母,不要总觉着自己是父母,高高在上,不要总把孩子当作我们的附属,不要总想着给孩子制定规则,进行审判。尊重孩子,和他们建立平等的关系。
3、做一个称职的父母,让孩子成为一个孩子。作为一个称职的父母,必须要满足孩子物质上的需求,保护孩子使其免受身体上的伤害;必须满足孩子对爱、关怀以及更深层次的情感的需求,保护孩子使其免受感情上的伤害;必须在道德伦理方面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
4.做一个非操控性父母,如果您会为了孩子该穿什么衣服而争论,您会因为孩子不回家过节而恼怒,您会总拿别人来对比自己的孩子,那您可能就是操控型的父母。在子女能够把握自己的生活时,所有的父母都应该停止对他们的控制。
5.为了孩子的健康发展,不要酗酒,吸毒,更不要对孩子进行任何身体上和语言上的虐待。研究表明,就算是惩戒孩子某种具体的不良行为,体罚也算不上是行之有效的手段,它的威慑只是暂时的,但它引起的孩子的愤怒情绪、复仇心理以及自我仇视却异常强烈,很明显,身体虐待所造成的心理、情感和身体伤害远远超出了其短暂的约束效果。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父母就是整个世界的中心。父母对孩子的评价可以转化为他们的自我评价。所以,不要贬损孩子!
6.对孩子进行性教育一直是家庭教育中的难点,但是父母们其实不知,真正的性教育都是自然而然发生在生活里的,异性父母在家庭里的着装,言语方式都是性教育很好的媒介,我们做父母的可以以身示范教给孩子什么才是一个男孩子或者女孩子该有的样子,有时候身教大于言传,便是这个道理。
总而言之,父母只有成为更优秀的父母,才能引导孩子成为更优秀的孩子。希望每一对父母都能坚守一个原则:孩子是因你而来,却不是为你而活。关注呵护孩子的独立性,让我们的孩子活成他本该成为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