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正成贤】如何面对孩子的叛逆期
文章来源:胶州市洋河中学九年级二班崔雪家长崔洛亮 2023年06月16日 浏览量(0)
一、于理性中寻找真实的亲子关系
孩子进入叛逆期是孩子走向青春期的必由之路,是孩子从少年变成青年的阶段性象征。这一成长发育过程中,孩子会变得焦虑、压抑、叛逆、脾气大、顶撞家长、老师和同伴、甚者会在家里与父母对着干,更有甚者会出现过激行为。此类情况考验的是家长的理性,家长的态度,家长的耐心,家长的智慧。做为家长,万不可和孩子一样发怒、渲泄,而是将耐心、耐力、耐性有效结合起来,和孩子一起渡过这一特殊时段。只有父母亲和孩子之间的关系融洽了,才有希望发展孩子完整的人格。因为,人是关系的动物,好的关系才是好的教育,关系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归宿。
二、于陪伴中构建和谐的亲子关系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说白了,父母陪伴孩子的时间是相当有限的,是有时段的,是有时效的,特别是寄宿制学校的家长,留守儿童的家长,一年中和孩子全天候相处的时间屈指可数。所以说,父母应该利用有限的时间与孩子心心相印,平等对话,将心比心,充分体现血浓于水的骨肉亲情。当孩子未得到他该得到的舒服,未得到他该得到的关心、尊重、表扬和需求时,恰恰加剧了处在叛逆期的他不守校规校纪,不遵守社会公德与规则,甚至触碰法律底线的逆反行为。
三、于满足中探究融恰的亲子关系
适当、合情、合理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成长需求并不为过。诸如孩子想购买有益的课外阅读书籍,因为,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再穷不能穷了孩子的教育,再苦不能苦了孩子的成长。当孩子以善良的方式对父母有所求时,说明父母仍然善良;当孩子的需求被关注、被理解、被满足时,说明父母以自己的善良在解决孩子真实的需求问题,而不是消灭问题。父母和孩子之间是一场没完没了的生命对话,是对尊重生命和敬畏生命的亲情,是对生命延续的大爱。家庭教育如果把问题孩子边缘化,把处在叛逆期的孩子轻视化,那是对教育的缺德,是对生命的大不敬,是对孩子未来的不担当,是对家庭教育的不作为,是对社会的不负责。
四、于挫折中寻找孩子的持续发展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孩子青春期的叛逆现象告诉我们,光有抗压能力不够,还要有这一年龄段从生理到心理能够承受得住的受挫能力,当孩子受到挫折时,家长应第一时间观察、摸清、掌握孩子的心理动态,从正面帮孩子进行心理干预,心理疏导,帮孩子树立自尊心、自信心。这是因为,自信的孩子最可爱,自信的孩子更阳光、更健康,自己的孩子一定能在于无声处中,安全度过自己的叛逆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