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浇灌 静待花开
文章来源:莱西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孙雪杰 2024年01月15日 浏览量(0)
一、教育背景
近年来,随着社会转型期人们传统伦理价值观念的不断变化,传统家庭结构也不断地发生着变化。随着社会上单亲家庭数量的急剧上升,单亲子女在学校学生中的比例也越来越大。家庭的残缺,或多或少地会对孩子的性格和品行造成一定的影响,由此而引发的离异家庭子女健康成长问题也日益凸显。有些学生在父母离婚的心理刺激下,性情发生很大的改变。有的变为孤独、忧郁、情绪消沉;有的变为粗暴、烦躁;有的学生在消极情绪持续、强烈的作用下,引发对学习的厌恶,导致学习成绩的下……那么,我们该如何面对这些在离异家庭中受到波及的“问题”学生呢?这是我这两年来思考最深的一个问题。
二、理论支撑
《青岛市中小学生家庭教育指导纲要》《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理论》
三、案例价值
1.持续推动中小学德育教育,探求学校德育教育途径,丰富、完善学校德育教育理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做一名闪闪发光的中职生。
2.有助于学生形成健全性格与德育品质。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激励学生树立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磨炼学生顽强的意志和毅力。
四、案例的意义
德育教育是学校立德树人,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指标。通过德育教育,培养学生勤劳节俭、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同时要增强教师的德育意识,注意德育工作的客观性、真实性和参与性,充分发挥德育的德育功能,将德育教育融入德育实践活动中。
五、案例故事
我的班上有个令人感觉寒栗的学生,她叫小雯,个子小小,可在她的脸上很难看到可爱的一面。她那阴沉的面容,仇视的眼神,总让人觉得脊背一凉。她的性情很易变,偶尔心情大好时她会隔远远地向你打招呼;心情不好时会像个气包一样一声不吭地坐在座位上生闷气,任凭谁过去跟她搭话都只会碰得一脸灰她的脾气还很暴躁,只要有人碰到她的东西或是碰到她一点点,立刻会像发了疯了小狗一样吼叫、哭喊甚至追着别人打。但凡遇到一点不顺心的、不愉快的事情,她便会把自己蜷缩起来,抱着膝盖把脸埋进臂弯里,就像只受了伤的刺猬在独白忧伤。她从来不参与班级里的小组活动,所有与人交流的机会她都拒人千里之外,因此,班里几乎没有一个同学能跟她做朋友。
这是我接手这个班级时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个孩子。她上课也一样要看心情,高兴时偶尔会举手回答一下问题,不高兴时就索性趴在桌子上睡觉,不管你怎么叫她都不会起来。作业就更不用说了,拖交、欠交是家常小菜。周末返校的时候,总是以喉咙不舒服、腿脚疼痛的理由逃避返校。这是何等严重的逆反心理啊!我有试着找她聊天,跟她谈话。以交朋友为切入口,聊日常、聊兴趣、聊学习……然而,一点效果都没有。她甚至毫不顾总地拒绝我:“老师,我可以走了吗?我想走,我不想聊!”当时的我,犹如被泼了一盆冰冷的水。
后来,我联系家长了解,孩子有这种种的问题表现,是由于父母不和谐的离异,孩子跟着妈妈生活妈妈长期不在家里,很少顾及孩子的生活与学习缺少了对她的陪伴与教导。可她的母亲却跟我反映说她每次住家时看到的小雯都很乖巧,会主动洗自己换下来的衣服,会在妈妈身边转来转去说很多话。她完全不相信自己那可爱的女儿在学校里会有这样的表现根据小雯的种种表现,我初步诊断为:小雯由于父母离异受到了心理刺激,长时间缺少父亲与母亲的关爱,使得她变得脆弱、敏感、缺乏安全感。父母因不和谐而离异会给孩子的心灵带来难以抚甲的创伤,随着时间的推移,小雯就开始出现孤僻冷漠,逆反仇视的心理。她对父母的离异充满憎恨,从而书展到对学校和社会生活不感兴趣,对周围的人或事也漠不关心。此外,家庭的破裂,对于年幼的小麦来说仿佛就是“天降横祸”。她还不具备自我调整心理的能力,因而滋生出自卑的心理,做事变得胆怯,缺乏进取和积极向上的精神,不愿向他人敞开自己的心扉,不愿与人打交道,表现出孤独、内向的性格。再者,父母闹不合期间的相处模式人多都是吵吵闹闹,甚至人干一架。这样的场面在小雯的心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阴影所以她在面对同学的触碰时会有如此激烈的反应。但只要母亲休息在家陪着她,能给予她及时的关心和温暖,她就犹如一只温顺的小羊羔一般围着妈妈转,这明显是安全感得到满足的表现。
面对如此“难搞”的小雯,我思寻了很久都没找到好的对策。后来慢慢地,通过与她谈心、与其他同学交流了解、与以前教过她的老师沟通等多种渠道更多地获取有关她的信息。在比较全面地掌握了小雯的个性品质和兴趣爱好之后,我决定,对待这个让我义爱义恨的“特别”的小家伙,必须采取一些“特别”的手段。
家校沟通,创设有爱环境
解铃还须系铃人,孩子最初的老帅就是父母。针对小雯在校的种种表现,我认为小雯的问题关键在于她的父母,只要他们稍作改变,为小妥创设一个和谐有爱的温暖家庭环境,一切矛盾就可以迎刃而解了。于是我多次与她的母亲进行交流。首先我要让小雯的母亲接受孩子在校与在家两种截然不同的表现。接着我们从问题分析,让小雯的母亲慢慢发现,自从离婚后她便开始疏忽了对女儿的陪伴和教导。
六、指导成效
经过了差不多一年的时间,这座“冰山”终于都开始融化了。通过师生、家长的共同努力,高二的小雯性格有了很大的改变。课间里能看见她与小伙伴说笑嬉戏的身影了;遇到不愉快的事情时她不再把自己抱得紧紧地了;在她情绪化时与她交谈能有所回应了;她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了……
单亲家庭的孩子身处离异的家庭环境,本身就缺乏对外界的安全感,心理总会比较敏感、脆弱,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多给孩子一份关爱和理解,以爱和真诚来教育孩子,帮助他建立自信,把单亲家庭对他成长的负面影响减到最小,让孩子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面对小雯的改变,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家校携手的力量、爱的力量、激励的力量与团体的力量。虽然小雯目前对学习的主动性还是没有太大的改变,但我相信只要我们做到不放弃,不嫌弃,把特别的关爱给予特别的学生,他们的生活里定会落下更多的阳光。
七、主要措施
1.班主任要“有心”,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
不断地注意、了解和研究学生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必要条件。工作中,我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了解学生:
1.借助谈话,关注心理,讲究技巧。
谈话时多用“我们”,班主任在和学生谈话时(无论是个别谈心还是在全班讲话),特别是在说到一些不良现象时,习惯于说“你们怎么会这样……”“我要求你们……”,仿佛师生是对立的双方。因此我在与学生谈话时经常提醒自己:多用“我们”,实在需要特指学生时,也尽量改用“大家”这样委婉的称呼。
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才能产生自己人效应。谈话时贵在真诚、平等。不能认为自己永远比学生高出一大截,要尊重学生的思想,尊重学生表达不同意见的权利。同时要善于寻找和学生的共同语言。和学生谈话,不仅仅是对学生施以帮教,还有大量很生活化的交流。这些交流,可以增进师生感情,维系师生之间良好的关系。良好的关系有助于教育问题的解决,实现良性循环。
“我也是从你这么大过来的”--角色置换效应。在师生沟通中,教师不仅要常做换位思考,还要把这种思维方式传递给学生,老师有意引导,学生耳濡目染,学生也逐渐学会理解他人,学会宽容和分享,对终生成长和发展产生长远效益。我常用的典型例句:(1)我也是从你这么大过来的,我很理解你。(2)换了是我也可能会那样做的。(3)我也曾经有过和你一样的烦恼。(4) 如果你是老师,你会怎么做呢?
2.不动声色,仔细观察,一击即中
有目的有计划地深入到学生的学习、课外活动和课余生活中去,全面而真实地观察学生的各种表现,及时掌握各种信息,捕捉教育时机。比如我们班的小刘同学,月考过后眼神和状态十分不对劲。在连续观察他一周之后,我趁其不备某天晚上去宿舍搞了个突然袭击,果然发现他在废寝忘食看长篇小说和其他一些不符合此年龄看的东西。随后约谈家长,共同商议走读决定,小刘也立下军令状,痛改前非。上课也积极了,晚睡纪律也好了。
3、通过家长,家校共育,携手同行
家校共育,关键在“共”。学校和家庭的互相配合程度,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因此,我经常跟家长进行多种形式的沟通,让家长第一时间了解学生的在校情况,同时也在与家长的聊天中,了解学生的生活环境、原生家庭以及兴趣爱好。尤其是心理敏感或者是患心理抑郁的孩子,更要跟家长相互配合,做好倾听和开导工作。
六、案例总结
将德育教育融于学校教育过程中,克服单纯的、单一的固定模式的德育教育,打造德育教育多极化,生活化,情景化,自然化。以“亲临、亲触、亲做、亲悟”为原则,打开课堂与德育通道,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里获得经验、促进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