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提问积极思考
文章来源:文-木紫 2023年09月24日 浏览量(0)
一位老师说:“在班里向我问问题的永远是那几个学习成绩不错的孩子,越是成绩好越会提问。而那些成绩一般的孩子,有很多没有掌握或者没有理解的知识点。虽然我每天都在说“哪位同学有问题,可以随时向老师提问”,但是不管我怎么鼓励、启发、引导,还是有很多孩子从来不会主动找我问问题。”
案例中老师讲的这种情况是学习过程中的普遍现象,越是成绩差的孩子越不知道自己有多少知识没有掌握,越是问不出问题,而这也正是他们无法提高成绩的原因之一。所以,家长要以正确的方式引导孩子学会提问题,敢于提问题。
善于提问题的孩子,思维是活跃而深刻的,能够独立思考,具有创造力。当孩子的思维处于这样的状态时,他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会有质疑、有反思、有探索,会不断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问题意识。这种意识有利于孩子发展创造性思维,提升创新能力。
如果孩子总是找不到问题、提不出问题,他在学习的过程中通常是老师说什么就接受什么,不会动脑子思考。在这种被动接受之下,即使在短期内获得了好成绩,也不过是学习技能上的提升或学习知识上的强记。
有问题,说明孩子的思维有方向,具备思考的能力。而孩子在提出问题的过程中,肯定促进了自己对知识的理解,从而能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
孩子不愿意提问题,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
1.没有问题意识
有的孩子问题意识薄弱,他们在学习中根本想不出问题,也不想提出问题,学习状态是被动的。这样的孩子只是混沌地跟着老师的思维走,不思考、不深入,也不得法。
2.性格原因导致
有的孩子虽然有问题,但是因为性格比较内向、不善言辞,所以不敢提问;有的孩子担心自己提出的问题不得要领,被老师批评或被同学嘲笑,觉得没面子,所以即使有问题也不敢贸然提出来。
其实,不管哪种原因导致的孩子不愿意提问题,都离不开一个最根本的原因,那就是孩子的质疑精神比较差,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于是,孩子便会在一种“会就会,不会就算了”的状态下把问题给掩埋了。既然能不能提出问题体现的是孩子的学习精神和学习能力,那么家长就要多管齐下,以正确的方式培养孩子养成有问题就及时提出的好习惯。
1.唤醒孩子的问题意识
唤醒孩子的问题意识,孩子就能发现自己在学习上的不足和疑问,从而向他人求助。家长可以首先提出问题让孩子回答,或者在孩子每天做完功课之后,问问他有没有不理解的地方,慢慢地培养他的问题意识。当孩子有了问题意识,进而体验到向别人提问是一种愉悦的学习方式后,就会不断尝试,在不知不觉中也会向老师提问了。
2.营造提问的氛围
当孩子经过思考仍有问题无法解决时,家长要给他创造提问的机会。孩子提出问题后,家长可以一边解答,一边提出一些更深入的问题,引导孩子去探索。这样的话,更能促进孩子的思维发展。
3.鼓励孩子提问题
当孩子提出问题的时候,即使在家长眼里不是那么重要,也要尊重孩子的需要,耐心地解答。这样就等于鼓励了孩子提问的积极性。一个人哪怕体验到一次成功的乐趣,都会信心倍增。
当孩子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时,家长可以用赞许的目光注视他并伴以恳切的语言,如“你能够想到这个问题真不简单”“提得好极了”。如果孩子提出的问题不是正确的、有价值的,家长也要允许他提出质疑,因为这正是孩子自我思考、自我认识的好机会。孩子尝到了提问题能够促使自己进步的甜头后,就会更加勤于思考,提出问题。
4.引导孩子学会发现有价值的问题
孩子提出的问题越有价值,说明他对知识的理解越深刻,也就越能促进孩子对知识的掌握。所以,家长应该引导孩子学会发现有价值的问题。
比如,新旧知识的衔接处、学习过程的困惑处、法则规律的结论处、教学内容的重难点,等等。在这些节点多思考、多质疑,有利于让孩子灵活地掌握其所学知识。
除了以上方法之外,在理解概念、推导公式、分析题意的时候,家长还可以鼓励孩子进行发散性的思考。这样做也有利于孩子加深对知识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