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不良婚姻关系害了孩子(三)
文章来源:系统管理员 2023年10月18日 浏览量(0)
别让不良婚姻关系害了孩子(三)
文-曲 韵
父母如何对待孩子,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孩子对待自己以及他人的方式,进而影响到他的人生观、世界观,更不用说对孩子行为模式的影响。
现在许多年轻父母在吐槽自己父母的同时却在沿用他们的方法,继续伤害自己的孩子——因为一切已经成为习惯,在无意识地自动复制。
在近10年的问题家庭咨询治疗实践中,我渐渐认识到,如果能让父母们有意识地避免那些可能的伤害性行为,看清自己习惯性行为背后潜藏的对孩子的危害,让孩子接收到爱,让养育成为孩子和父母共同成长的过程,孩子将健康成长,家庭也将幸福美满。
下边我将继续列举婚姻关系对孩子造成不良影响的冲突点,希望在这方面给父母一些助益。
强弱分明伤害多
在我接触的诸多案例中呈现出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富二代”或者“官二代”大多有一个强势爸爸,一个忍气吞声、忍辱负重的妈妈;中产或者平民家庭则常常有一个强势妈妈,或者爸爸妈妈都强势,谁也不让谁。一方家长的经济收入或社会地位,大致决定他(她)在家庭中的嗓门大小和当家做主权。
这里,我们以越来越普遍的强势妈妈现象来分析:
我们的文化传统本来是父权社会,父亲工作,养家糊口。妈妈虽然做了大量维持家庭的工作,但仍然被看作是由父亲养活的。所以在家庭中一直是爸爸地位高,爸爸强势,妈妈不强势。
但现在大多数妈妈也必须出去工作,养家糊口。她们的工作能力和收入有时甚至超过爸爸。在家门外面,男女平权,同工同酬。在家里,虽然爸爸们干的家务活越来越多,但是带孩子、教育孩子大多时候仍然是妈妈的活儿。这或许与妈妈天生就最焦虑这件事有关:一方面,有母亲爱孩子的情感联系;另一方面,妈妈们在太多的领域不仅要话语权,还要决定权。可惜,爸爸们不能顺应这个变化,他们或者退缩,或者针锋相对。
看看这个“十八了得妈妈”,相信很多妈妈会无奈地笑:下得了菜场,上得了课堂;做得了蛋糕,讲得了故事;教得了奥数,讲得了语法;改得了作文,做得了小报;懂得了琴棋,会得了书画;搜得了攻略,找得了景点;提得了行李,拍得了照片;想得了创意,搞得了活动;挣得了学费,付得了消费。
这里列出的事项主要是教育孩子、辅导孩子要完成的,也包括家务和自己的工作、事业。现在对妈妈的要求,除了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还要有工作、能挣钱,还要胜过好老师!一个妈妈如果这些都能做到、做好,理所当然地会非常自信,并愿意把自己成功的经验用来指导孩子和丈夫。但一旦态度、情绪没有把握好,就容易显得强势。
说到这儿我想特别提醒一点:有一种妈妈更需要警惕,那就是“隐性强势妈妈”。
这种妈妈并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强势特征,诸如嗓门大、脾气暴、态度凶等,相反,她可能轻声细语甚至不怎么说话,总是委曲求全的样子,显得很柔弱。可是她心里很有主意,她认准的事情没有人能够改变。如果孩子没有照着她的意思做或者与她有不同的意见,她并不是激烈地与孩子争论或者强压孩子服从,而是在一边生闷气,为孩子的未来伤心难过,甚至连饭都吃不下去。她会不出声地让孩子明白自己有多么对不起她。最后,孩子会受不了,听从了她。火爆型强势妈妈大多能意识到自己脾气急,只是控制不住自己;隐性强势妈妈则意识不到自己的强势与控制,反而会觉得自己是忍让与包容的,孩子最终听从是因为自己本来就正确。
这种强势妈妈会让孩子更无奈、更难受,其控制是隐性的。她的外表给人的印象不是她欺负了孩子,而是孩子欺负了她。由于她不多说话,也就拒绝了与孩子交流。孩子除了服从她,没有任何选择,连发脾气都是错的。这样的行为叫作隐性攻击,比直接、主动的攻击更让人难以对付。有隐性攻击行为的人常常意识不到自己的攻击,反而认为自己总在接受不公正的待遇,自己很委屈。有这种行为特征的人如果想改变,需要作很大的努力去自我发现,常常需要专业人士的帮助。
强势是个贬义词。强势妈妈会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
1.让孩子变得无能、自卑、依赖性强。大多数强势妈妈是能干的妈妈,跟爸爸一样工作挣钱,还要照顾家庭和孩子,好几手都要抓,所以常被视为控制欲强。大多数事情都由妈妈做了,孩子极有可能会变得无能、自卑、依赖,而且并不对妈妈怀有感激。结果,妈妈感到总是自己在付出,可是还被指责;爸爸觉得自己被欺压、被贬低、被命令指挥,很不开心;孩子则无能、不情愿,三败俱伤。
2.影响孩子将来与权威人物的关系。强势本身就意味着态度上的说一不二:不倾听孩子、丈夫的心声,不允许有不同意见,要求家人必须服从,这必然会带来家人的不满。对于孩子来说,年龄小的时候只能忍着,年龄大一些就开始反抗。这样下去,孩子将来在与权威人物的关系中可能会处理不当。
3.容易让孩子养成褊狭的人格。强势妈妈一般都对应一个弱势爸爸。爸爸袖手旁观也好,唯唯诺诺也好,夫妻间肯定不是平等磋商的关系。这不仅影响到孩子将来对亲密关系的处理方式,还会激发孩子对父母的不满:既对母亲的强势反感,也对父亲的懦弱不满。在这种强弱差别太大的家庭里生长,孩子的世界不是平整稳固的,而是褊狭的,孩子的人格也容易褊狭。
在我们本来传统的父权社会中,妈妈们是怎么逐渐变成强势妈妈的?
1.中国传统上虽然有“严父慈母”一说,但是也有诸如岳母刺字、画荻教子等故事,表彰胜过好老师的妈妈们,尤其是知书达理、教子有方、刚烈决断比爸爸还强的妈妈们。所以,成为一个强势妈妈,尤其是为了教育孩子成了强势妈妈,是被传统文化认可的。
2.国内的经济形势让绝大多数妈妈不可能安心于持家教子这一件事,即便只有头3年也不行。大多数妈妈生完孩子6个月后就要上班挣钱,养家糊口。妈妈们要做太多的事,压力极大,要平心静气、耐心温婉……实在不容易做到。
3.强势妈妈看起来胸有成竹、所向披靡,其实坚强的外表下大多是被担忧和焦虑熬“糊”了的心。社会现状让妈妈们对孩子的未来不看好,她们认为一个人要想过得超出平均水平,就必须从小开始挣扎、竞争。
4.强势妈妈一般是对爸爸不满的,不同意他的教育方针和方法,不满意他的为人处世方式,等等,才挺身而出,太后、皇上一身当。这背后是超级的自信。因此,强势妈妈不太能听进不同的意见,不太能自我反思。这些是性格上的缺陷。
5.强势妈妈言行后面的潜台词是“我要求”“必须”“应该”,反映出的是妈妈们认知上的狭隘、僵化,以及补偿心理造成的拥有欲和控制欲。妈妈们自己的言行也是比较僵化、教条的。这些现象表明,强势妈妈自己的成长过程是有缺失的,她不是不想、不愿,而是不会也不能做到耐心、包容、不焦虑。
6.强势妈妈对孩子未来的担忧、对孩子现状的不满,以及不能与爸爸沟通,反映出的是对自己的不满、不接纳,是主动出击的言行背后深深的绝望和无能为力。很多强势妈妈的口头禅是“没办法”“只能”“必须”。与其说强势妈妈们控制欲强,不如说她们其实是想抓住最后的稻草,非常被动、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