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缤纷家长课程 润泽别样多彩童年
文章来源:青岛市教育局 基教处 (原创) 2018年07月10日 浏览量(0)
在青岛市市北区立新小学有一种课堂叫“三号教室”——家长大讲堂,她让孩子看到不一样的家长,魅力绽放,无比神往;她让学生感受不一样的老师,开阔眼界,博采众长;她让家长转变角色,搭建平台,形成合力;她让学校打开大门,开放办学,共促发展。
为充分发挥各行各业家长的优势资源,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全面发展,青岛立新小学开设了 “立人”家校活动课程,丰富多彩的课程内容,扩展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学校邀请家长来讲述自己熟悉的专业知识,分享家长成长过程中的故事,让学生看到不一样的老师,也让家长看到不一样的孩子……
本学期,青岛立新小学的“三号教室”家长大讲堂与春风相伴携手而来,再次将活力洒满“三号教室”。多才多艺的家长们分别为蒲公英班、小飞侠班、小海豚班的孩子们带来了三场精彩生动的教学活动。短短一节课,虽然时间有限,但每位参与的家长都做了大量的精心准备,授课时自然也是信手拈来,丝毫不含糊。为孩子们授课的感觉是妙不可言的,在“三号教室”体验过后都有怎样的感受呢?一起来看看家长们怎么说吧!
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走上讲台,在这次“软笔书法伴我行”的授课过程中,让我深深的体会到:一件事情不是自己做得好就一定也会讲得好!作为祖国花朵的培育者、作为一名传道授业解惑者,还是要有专业的基本功的。我在语言表达方面有所欠缺,回头要好好提高提高。
在现场书写观摩环节,孩子们都极富有热情,一拥而上围在我的身边观看我临摹,在与同学们的现场交流中可以感受到:我们蒲公英班的学生是那么的活泼可爱,大家参与性都非常高,大家对于能写一手好字还是十分向往的,这也得益于老师的教导有方。希望咱们学校能多多举办类似活动,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同学们幼小的心灵中生根发芽。
青岛立新小学的“三号教室”又开始开展活动了,我便盛情邀请了青岛市十大民俗艺人之一----宋文铎老师来学校传授中华传统剪纸艺术。活动刚开始,孩子们便被宋老师的一幅巧夺天工的巨型剪纸作品所震撼。宋老师说,剪纸艺术以纸为载体,以剪刀为工具,以镂空为方式,运以匠心,裁剪出生动形象的图案,并托物寄语,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吉祥幸福的期盼,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这是中华民族传统的民间工艺,也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珍藏。孩子们对剪纸艺术产生了极大的兴趣,都跃跃欲试的想亲自剪一下。
宋老师一边教给孩子们学剪纸的技巧,一边告诫孩子们,学任何一门学问,都要认真的观察,研究,思考,然后再动手去做。这样才能真正的学会。孩子们听了很受教育。经过一番认真倾听和研究、操作,一个个可爱喜庆的小窗花纷纷出现在孩子们的手中,课堂气氛欢快热烈。通过本次活动,孩子们认识到了认真观察的重要性,锻炼了动手能力,感受到了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明白了继承和弘扬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作为一名法律从业人员,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法律规则可以保护我们”,可是应当做些什么,才能让这样的观念更加深入人心。作为一名小学生家长,意识到遵守规则必须从娃娃抓起。有了这样的初衷,恰好班主任李老师希望我可以走进海豚班的课堂,和同学们一起分享一些知识,于是有了这节课——《让法律观念根植少年内心》。
在准备课件时,想到家里恰好有一本绘本,跟这节课的主题很相似,我特意把这本绘本设计到课件中,从故事讲起,从身边的小事讲起,由浅到深,从小到大。让我开心的是,孩子们的接纳能力超出大人的想象范围,有些道理和知识简直是一点就通,课堂气氛也很活跃,各种问题层出不穷,如:“是谁发明了法律”,“法律应当怎样遵守”。通过课堂的提问互动,我也发现有的孩子知识面很广,语言表达能力和词汇量很丰富,一堂课下来,我感觉我不是在讲课,而是一个带领者,带领着同学们进行思考并得到结论。这就是大立新先进的教学理念培养出来的孩子,思维活跃,主动思考。
我之前担心孩子们能不能听懂,课程结束后,发现这个担心完全是多余的,孩子们不只懂了,心中对关于规则及法律肯定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青岛立新小学的“三号教室”家长大讲堂一直是孩子们在校园中最期待的大事之一,同时,家长们也在授课的过程中深刻的感受到大立新的教育理念:开放、民主、自由,正是这样的教育理念,孩子们的思维和接纳能力才能如此之强。这种别具一格授课模式也将学校、家长和孩子密切联系在了一起,丰富了学校的课程体系,使家、校互信互爱。精彩还将延续,让我们一起相约“三号教室”家长大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