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携手 一起向未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学和教育的过程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所以,今天我交流的题目:《家校携手 一起向未来》。
“尊重与爱"是有效开展家校共育的前提。近年来,我们始终本着“孩子入校,家长入校,孩子离校,家长结业"的工作思路,创新开展各种家校共育活动,家校合力共同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今天,我与大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汇报一下我校做的工作:多方举措,实现家校共育工作机制立体化;同向同行,形成家园社“三位一体”新合力;用心育人,家校携手画好“最美同心圆”;拓宽家园交流渠道,构建育人桥梁。
一、多方举措,实现家校共育工作机制立体化
(一)健全责任管理机制
建立家庭教育工作协调领导机制,成立了家长学校领导小组,由校长负责,副校长分管,班主任牵头,家长代表、社区代表共同参与的家庭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和家庭教育指导核心团队,领导和负责学校家庭教育工作,制定推进家庭教育工作的具体方案,做到责任到人。
(二)建立三级家委会
家校共育的另一端就是学校教育,3年的时间,学校已经健全家庭教育长效机制,成立了学校——级部——班级三级委员会,实行了家委会驻校制度,定期召开家长会,计划听证会,财务报告会,按期对家长进行培训,深入挖掘家长的教育潜力,充分利用优势家长资源,共同对学生施教。
(三)加强教育宣传
一方面,通过家校共育教研活动,建立“零投诉”服务理念,提升精准服务能力。另一方面,利用好学校宣传栏、微信群、致家长一封信、学生成长档案,学生满意度调查问卷,全方位、多维度宣传家庭教育科学理念和知识,为家庭教育工作开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
(四)开言路听民声
在学校大门口悬挂督学公示牌,公开服务范围、服务人员职责、服务人员电话、热线电话、监督电话,家长如有对学校有建议或其他诉求,可随时联系服务人员,并对学校工作情况进行监督。
二、同向同行,形成家园社“三位一体”新合力
(一)打造全员培养体系,确保全覆盖。
学校将家庭教育作为教师必备的教育素养,有计划地对全体教师开展家庭教育理论方法的培训工作,学期初举办了家庭教育专题讲座《家长开学第一课》,培养教师与家长沟通的能力,组建本校师资队伍;针对家校共育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教研活动;每学期开展一次家庭教育专题研讨会,已经开展的有“小升初衔接家庭教育指导”、“破解转型期学生心理困惑”“做好人生规划,一起畅想美好生活”等专题讨论。老师们结合日常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和具体做法各抒己见,形成共识。形成了“骨干培训 全员覆盖”队伍培养体系,让每一个教师都成为懂家庭教育理念的教育工作者。
(二)挖掘家长资源,壮大教育队伍。
充分利用家长委员会的力量,由家委会会长牵头组织安排家长义工进课堂及社会实践活动。建立家长资源库,学校搭建平台,家长、社区人士进课堂,将优质的人才资源引进学校,充分发挥优秀家长的示范、辐射作用,积极培养家长的先进典型,更好地诠释了家校社共育的理念。
三、用心育人,家校携手画好“最美同心圆”。
我校根据家庭教育课程资源,制定了“4 2 1 2”家长课程计划,每年召开4次家长课程 2次父母大讲堂 1次开学第一课 2次校本课程。教师从家长需要和学生年龄特点出发,科学选择课程内容,提升课程实效性;创新形成了“体验角色互换——开放性对话——反思性理论提升”的三维家长课程模式。
(一)父母大讲堂,推进精准指导。
1. 我们要改变家长的看法,让他们正确的认识到家庭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让家长们认识到家庭教育不是学校强加给家庭的责任和任务,家庭教育也不应只是为了配合和满足学校的要求和安排。而是一个家庭良好发展的重要保障,更是每个家长的重要人生职责和必须承担的公民义务。
2. 结合我们的校本课程,我们开展了《好习惯收益终生》家长课程讲座,为家长传授比较系统的家教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办法,帮助家长们循序渐进的提高家教理论水平和实际教育水平。
3. 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使他们受益终身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为此我们开展“正面管教”家长课程,让家长学会不惩罚、不娇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
(二)家长课程,家园“齐步走”。
1. 以《家庭教育》作为课程的基本资源,我们开展了《让手机成为我们的朋友》《树立规则,潜心教育》等家长课程。学校成立了家教讲师团,主要承担了家庭教育、家风建设、孝德教育、礼仪教育、公德教育和环境教育课程。
2. 家长到学校里体验孩子上课,在刘校长的倡导下,万家中学邀请家长进学校,让家长体验孩子上课,尤其体验听不懂课时的自我管理和行为表现,还邀请不爱学习、课堂捣乱的学生家长进班陪读,做老师的助手。
四、拓宽家园交流渠道,构建育人桥梁
(一)做好“微型家长会”,以点带面促提升。
开展“四步走”微型家长会:第一步每周约谈一个家庭,班主任提前下发邀请函,提前收集准备家长最关心或最困惑的问题;第二步做好约谈计划,准备约谈家庭学生的观察记录、照片和视频;第三步进行家长约谈,做好约谈记录,针对性分析学生的近期表现;第四步效果追踪,与家访相结合,跟踪学生的发展情况。
(二)家访工作常态化趋于完善。
构建家访211机制,建立健全相应的制度,通过新生家访、常规家访、重点对象家访三项内容,全方位地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听取家长的愿求与建议,以级部为单位梳理问题及时上报汇总,聚焦问题解决,切实解决学生问题和家长需要,进一步密切了家校联系,落实家访工作,校长、副校长成立回访小组,定期对家长进行电话回访。
(三)开展亲子活动。
1. 学校是孩子学习成长的地方,家庭是孩子栖息的港湾,父母又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学校是孩子一生受教育的两个重要阵地。家校携手,开展“我读书,我快乐”亲子读书活动,营造浓厚的书香校园氛围,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培养孩子的读书习惯,促进孩子全面健康成长,并评选出“书香家庭”。
2. 在2021年万家中学毕业典礼上创新互动形式,穿插进行了增进亲子感情的亲子活动,互相拥抱,家长和孩子都深深触动了内心。通过这个活动告诉孩子,人要善良,要懂得爱,要懂得关心身边的每个人,要学会表达,要学会感恩。
(四)校长接待日,沟通面对面。
将每周二定为校长接待日,家长和教职工可与校长面对面,进行沟通交流,建立服务台帐,对于家长和师幼咨询或反映的问题,各负责人会对内容进行详细记录,明确解决措施、具体实施人、完成时限,建立回访制度和清单销号制度,干好一件销号一件,实现了工作落实情况和进度看得见、摸得着、受监督。
我们的愿望是寻找各种不同的形状、颜色和材质的拼片,拼成家庭教育的圆满,拼成万家中学大家庭的圆满,我们在努力。也希望家长和我们一起树立起家庭教育的“帆”,在学校教育的东风支持下,共同成长,成为学思结合、道术结合、知行结合的教育者,与孩子一起奔向美好未来。